更新時間:2025-11-05
瀏覽次數:106
引言:
日本長岡技術科學大學 Yadong Chai 團隊在《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》(2021 年,影響因子 6.841)發表題為 “Rubbing-assisted approach for highly-oriented collagen fibril arrays involving calc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" 的研究,借助 EHC MRG-100材料摩擦配向試驗機實現高取向膠原原纖維陣列的制備,為骨組織工程用無機 / 有機復合納米材料研發提供新方法。
摘要Abstract
在經摩擦處理的聚酰亞胺(PI)膜上成功制備出高取向均一的膠原(Col)原纖維陣列,用于磷酸鈣(CP)的沉積。通過摩擦處理使 PI 的表面官能團實現取向:其中酰亞胺基團中的 C=O 鍵躍遷矩垂直于摩擦方向,而(苯環中的)C=C 鍵、C-N 鍵及 C-O-C 鍵躍遷矩平行于摩擦方向。
將膠原分子溶液旋涂于經摩擦處理的 PI 膜并使其自組裝后,在該 PI 膜上成功形成了平行于摩擦方向的膠原原纖維 —— 其取向率達 68%~91%,密度為 121±7~225±22 根 /mm。這一結果表明,PI 與膠原分子之間存在界面相互作用。
此外,膠原原纖維上的羧基(–COOH)可通過吸附 Ca2?離子充當 CP 的成核位點;將膠原原纖維浸入模擬體液后,CP 的成核過程得以促進。具體而言,CP 晶體可有效沉積在膠原原纖維上,并沿膠原原纖維陣列方向形成片狀 CP 晶體。
因此,該方法為通過仿生工藝制備單向膠原原纖維陣列及 CP / 膠原纖維納米結構提供了有效途徑。
摩擦 PI 膜的制備
聚酰胺酸溶液經稀釋后旋涂于基板,經烘烤得到 PI 膜。隨后采用EHC MRG-100材料摩擦配向試驗機對PI膜進行單向摩擦處理,獲得摩擦 PI(PI-Rub)膜。摩擦布采用人造絲材質,絲長 1.8mm,密度 24000 根 /cm2,摩擦壓痕深度設為 0.2mm,重復摩擦 10 次,摩擦轉速 600rpm,移動速度 15mm/s。

EHC MRG-100材料摩擦配向試驗機
摩擦PI膜的表征與膠原取向效果
通過偏振 FT-IR 表征發現,摩擦處理后 PI 表面官能團實現定向排列:C=O 鍵垂直于摩擦方向,C=C、C-N 及 C-O-C 鍵平行于摩擦方向。在該摩擦 PI 膜上制備的膠原原纖維呈現高度取向性,取向率最高達 91%,遠高于未摩擦 PI 膜上膠原原纖維的取向率(13%~23%),證實EHC MRG-100的摩擦處理對膠原原纖維取向起到關鍵調控作用。
結論:
通過摩擦處理使聚酰亞胺(PI)的表面官能團實現取向,且在經摩擦處理的 PI 膜上成功制備出高取向均一的 I 型膠原(Col)原纖維陣列。
特別地,所形成的膠原原纖維直徑均一且平行于摩擦方向,這表明 PI 與膠原分子之間存在界面相互作用。
此外,膠原原纖維上的羧基可作為磷酸鈣(CP)成核位點吸附 Ca2?離子,將其浸入 1.5 倍模擬體液(1.5SBF)中可促進 CP 沉積。
結果表明,浸泡后 CP 晶體會沉積在膠原原纖維上。因此,成功合成出與骨組織類似的高取向 CP / 膠原原纖維雜化納米結構,該結構可用作骨移植材料,以促進骨組織再生及骨缺損修復。
未來,本研究觀點將為制備單向無機 / 有機纖維納米結構提供有效的仿生工藝。

產品中心
德國Elma超聲波清洗機 美國Branson必能信 超聲波處理器關于我們
公司介紹 企業文化其他信息
新聞中心 技術文章 在線留言
掃碼加微信
聯系電話:4009202386
公司郵箱:tony.li@labcan.cn
上海市嘉定區芳林路963號808室
Copyright © 2025 桂寧(上海)實驗器材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:滬ICP備13045571號-5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